要说印象中最深刻的华语电影造型,你脱口而出的会是什么?

时间:2020-05-11       来源: 娱乐之窗

  是张曼玉在《花样年华》中曼妙多姿的旗袍装,是林青霞一袭红衣把酒笑傲江湖,还是风靡唐人街的风衣三人组,或是眼前一亮的周冬雨和易烊千玺的少年寸头?

  不管是哪一款入了眼,这些人物形象的背后是电影造型师的悉心打造。当然,再大牌的造型师难免也会因为种种原因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比如所塑造的和影片气质不合或者难被演员驾驭的造型,观众冷不丁就会送上“雷人”的二字评语。

  可以说,作为观众最直观的视觉审美体验之一,一部电影的人物造型至关重要。且,在电影还未拍摄完成之时,通过前期的人物定妆照或者角色海报等物料,观众也会由此对整部影片的风格有所了解。

  一般来说,在国内,电影的造型指导主要统筹服装组和化妆组,负责确定整体人物的服装设计、梳妆设计、化妆设计的风格,但整体的人物造型其实从属于美术设计。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剧组的美术指导往往兼任造型指导,也有服装指导负责服装造型,直至后期随着分工的逐渐明确,专门的造型指导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再加上如今的观众鉴赏影片越来越挑剔,其中的人物造型是否合适出彩,也成了衡量一部影片品质的标准之一。

  在此,拍sir统计了100位华语电影背后的造型师。这其中,有不少声名在外的大师级人物,也有的是近年来逐渐崛起的新秀。作为电影的幕后工种之一,是他们给予了大银幕上那一个个人物形象以骨骼和支架。

备注:

  1、表中造型师按照姓氏首字母排列;

  2、造型师名单综合豆瓣7分以上华语电影、票房2亿以上国产电影所得,且至少参与过一部以上作品;

  3、表中代表作品并非造型师所有作品,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4、资料参考电影字幕等公开资料

香港造型师占比较大 优秀女性造型师突出

  从上表中不难发现,造型师中有不少业内资深美术指导的名字,比如张叔平(代表作《花样年华》)、叶锦添(代表作《卧虎藏龙》)、文念中(代表作《志明与春娇》)等人,也有很多是知名的服装指导,比如利碧君(代表作《西游伏妖篇》)、吴里璐(代表作《少年的你》)。

  之所以会如此,也和早期电影剧组的不同分工有关。如同我们在评论一部电影时,常常会提到其中的服化道,即服装、化妆、道具这三个部门,而这些都隶属于美术这一大领域。也就是说,早期的美术指导不仅仅需要统筹影片的景物造型(置景、道具),也需要统筹人物造型(服装、梳妆、化妆),使其统一在同一个视觉风格之中。

  也正因此,很多时候电影的美术指导也兼任造型指导,而具体的人物造型则更侧重于服装造型,往往由服装指导来负责。这点,从电影专业奖项的命名与变迁也可以看到。

▲《少年的你》剧照

  以历史最悠久的台湾金马奖为例,其从1965年开始设立【最佳美术指导奖】,从1981年(第18届)才开始设立【最佳服装设计奖】,到1990年将这一奖项更名为【最佳造型设计奖】,沿用至今。而香港电影金像奖,自1983年救设立了【最佳美术指导奖】,到1993年(第12届)设立【最佳服装造型设计奖】,到如今一直沿用。

  从这也可以看到,电影造型师这一具体工种的逐渐分工化和明确化。到如今,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展和产业链的完善,若剧组有足够的预算,往往会聘请专门的造型指导,负责统筹服装和化妆两个部门。但仍然有很多港台班底制作的电影,比如《捉妖记》系列,《西游伏妖篇》等片,依然沿用“美术(造型)指导+服装指导”的配置,来把控整部影片的造型设计。具体还得根据制作方的需求来定。

▲《西游伏妖篇》剧照

  此外,国内电影造型师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来自香港的造型师占比很大,并且凭借资深的经历 ,成为了业内的中流砥柱。如前所述,除了张叔平、叶锦添、文念中、利碧君、吴里璐之外,像奚仲文(代表作《捉妖记》)、陈顾方(代表作《功夫》)、余家安(代表作《战狼2》)、吴宝玲(代表作《画皮》)、张世杰(代表作《唐人街探案》系列)等知名的电影造型师,都是来自香港。

  可以说,他们不仅仅参与了曾经辉煌的香港电影,用他们的服装和梳妆,塑造了一个个经典的银幕人物形象,同时也在如今国产电影高票房之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唐人街探案2》剧照

  在这其中,也有很多女性电影造型师成绩斐然,比如刚刚凭借《少年的你》拿下第六座金像奖的吴里璐、江湖人称“BOBO”的吴宝玲,入行二十余年的陈顾方,和侯孝贤合作至今的黄文英(代表作《刺客聂隐娘》),参与多部港片造型的钟楚婷(代表作《无双》等,都属于经验丰富的造型师,而像叶竹真(代表作《重返20岁》)、梁婷婷(代表作《绣春刀》系列)等,则属于近年来逐渐被人所熟知的电影造型师。

造型需服务角色、以推动叙事

  造型师阅读书籍、走访场馆做前期准备

  电影造型的作用不言而喻。

  好的人物造型必然能够为一部电影锦上添花,甚至在多年过后,回首时愈发显得明丽动人。

  凭借黑泽明的《乱》而扬名世界的日本著名电影造型师和田惠美,也曾参与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十面埋伏》等片的服装设计工作,她曾说道,在其为电影或歌剧设计服装的时候,“思考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在设计中体现人物的性格。”

  而这几乎是所有优秀电影造型师的共识。与陈凯歌导演合作多年的陈同勋也曾在采访时提到,“好的设计师永远都是从角色出发”。

  他在负责给《妖猫传》做人物造型之时,为了契合陈凯歌口中的“大唐精神上的华丽”,而在衣着上减掉了很多繁复的点缀,尤其是极乐之宴那场戏中,特意让和安禄山击鼓斗舞的唐玄宗披头散发,敞开胸怀,以此造型传达的是一种身为皇帝的气度和自信。如其所言,“造型是一种语言,可以通过服装材质、色彩和结构的设计表达心理,外化情绪。”

▲《妖猫传》剧照

  而在塑造角色之外,人物的造型往往也承担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任。这点,看多了影片的相关拍摄花絮也不难发现,身处不同的拍摄场景,演员需要身着不同的造型(包括服装、妆发),而因为很多电影不采取顺拍的形式,一些不太专业的剧组,可能就会出现不接戏的纰漏。

  这正是因为人物造型往往也有叙事功能。这点,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大概就是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在片中,张曼玉上演了一场旗袍换装秀,每换一套旗袍对应的就是苏丽珍这个人物不同的心境,也是剧情的衔接点所在。在借书与还书之间,在吃饭与约会之间,很多剧情,就因为不同的旗袍而被暧昧地留白了。

▲《花样年华》剧照

  此外,人物的造型也能折射出影片的主题。毕竟,造型始终从属于美术,需要和整部影片的气质和风格相契合。负责《一出好戏》造型指导的刘强,在采访中就提到了他为影片所设计的病号服造型所传达的群体制式化趋势,“利用沉船上残留资源的设定,采用统一的条纹布匹把大家的造型串联起来,制造像医院病号服一样的统一调性,也暗示出这是一个荒诞病态的群体。”

  总的来说,好的电影人物造型不仅仅在于再现角色,更需要造型师们在设计中融入对角色的理解。因而,作为电影造型师,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活功底,诸如绘画、服装设计等基础能力,也需要做足够的准备功夫。

  比如,有些电影需要还原时代背景,这就需要造型师充分了解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人们的言谈举止。这时候,造型师们得从历史书籍、文学作品中找到相关描述,或者从老照片、老街,甚至是图书馆、博物馆等地方去找到一些资料和印记来帮助自己完成更为精确的造型设计。

▲《刺客聂隐娘》工作照

  黄文英在谈到为《刺客聂隐娘》做准备时,就会去日本奈良的正仓院参观,因为那里每年都会把遣唐使从唐代带回来、送给天皇的东西进行展出,以此更近距离接近唐代的气息。

  也有些时候,一些细节、一张照片也能成为造型师的灵感来源。比如吴里璐在《七月与安生》里为周冬雨设计的泡面头发型,其实就来源于舒淇少女时期的一张照片;如今很少再出山的造型大师朴若木,为梁朝伟在《色戒》中的角色设计妆容之时,参考的就是张艺谋。

▲梁朝伟《色戒》造型参考

  当然,若想做出好的电影造型,其实也需要足够的经费支持。这也是为何一些导演处女作在低成本之下,相对会呈现出一种粗粝朴实的电影质感。

  而一些玄幻类、科幻类型片,或者是古装电影,由于和当今时代差距较远,往往更需要资金去购置材料制作服装。《流浪地球》的造型指导王熙雨,在谈及制作宇航服时,就因为成本不足,很多设计无法还原,“即使减少设计内容,仍然缺少参考样本,缺乏细节支撑。”想来,若是有更充足的资金,影片在造型设计上或许能够做到更完美。

造型师现状:

  老龄化凸显、新人难出头、准备期不够

  当然,从整体来看,作为构成电影品质的一环,由于分工的日渐明确化,国产电影造型在这些年来也越来越朝着专业化发展。

  不过,电影造型师行业内也还是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比如“老龄化”凸显。如前所述,目前在国产电影领域里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电影造型师,大多数都是香港老一辈的资深造型师。

  可以说,自金像奖相关专业奖项创立以来,这些人都是提名/获奖的常客,实力自然毋庸置疑,也确确实实奉献了诸多经典的银幕造型。

▲造型师张叔平

  但近些年来,如张叔平等大师们也纷纷下水国产电视剧领域,或许是因为水土不服,也有可能是因为电影和电视剧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这些大师们的水平发挥也不太稳定,以至于常常会受到观众“交行活”的质疑。比如前段时间,《大明风华》播出之时就频频因造型上热搜,甚至一向心直口快的于正也在微博直言“欣赏不来张叔平的审美。”

  想来,关于电影造型这些审美的判定,大概也是一门玄学。就如同张叔平当年在为《花样年华》做造型时,曾谈到他想要的“是一种俗气难耐的不漂亮,结果却人人说漂亮。”其实人物造型要想成功,也需要导演的把控、和摄影、灯光、美术相配合,才能呈现出最好的状态。

▲《一代宗师》剧照

  但不管怎样,受争议的作品多了,难免也会影响到个人风评,从而也会影响观众对电影的初始认知。而在大师们的淫威之下,新人也难出头。

  从表中也可以看到,目前能够参与到大制作、大项目的造型师,还多是有一定行业资历、有话语权的造型师。更年轻的一些虽然也有,但整体数量不算多,且相对来说还不具备足够的认知度。

  这和国产电影市场的整体环境也有关。因参与《老炮儿》《绣春刀》系列而受到关注的梁婷婷,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谈到了这一问题。

▲《老炮儿》剧照

  在她看来,一方面,由于国内外信息不同步,内地的造型师所接收到的信息资源相对较少,也会导致成长较慢;另一方面,如其所说,以前剧组环境差,很多人考虑到生存问题,也会更倾向于找稳定的工作,而不是去做剧组的造型师。

  再加上电影造型师也需要生活的积累和审美的体验,才更能出好作品,也就是说需要时间的磨炼。久而久之,就造成了造型师行业内缺乏新鲜血液的现象。

  除此之外,在电影行业热钱涌入的时候,很多剧组匆忙开工,留给服装造型的准备周期远远不够。作为前置性工作,即在电影开机前就需要确定的环节,时间越充足,越能准备充分。

  比如陈敏正在为张艺谋执导的《影》做服装造型之时,仅前期的图纸设计就用了九个月的时间去反复推敲。

▲《影》小艾造型手稿

  当然,可能大多数剧组没有足够的预算去支撑过长的准备周期,但综合各造型师的说法,至少花一两个月至半年的准备时间也不为过。若匆忙开机,他们即使加班加点,未必也能做到理想状态。总之,急功近利之风肯定不利于电影造型师的水平发挥。

  不过,随着观众们的口味越来越“刁钻”,对电影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想来,也会反向促使电影造型师们去做出更好的作品。我们也期待着早日在大银幕上看到能称之上“惊艳”的最新电影造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