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十年后就会知道电影《无极》伟大的人,你们还在么?

时间:2020-04-10       来源: 娱乐之窗

  2005年12月15日电影《无极》正式公映,短短一周时间便把之前排在年度票房第一位的《神话》击下了马,最终《无极》收报1.81亿票房,数字层面接近《神话》的两倍。

  (《神话》票房0.97亿,《无极》1.81亿票房)。

  有人说这是“中日加韩”联手赢下了“中韩”,也有人说《无极》的后半程发力要感谢一个叫胡戈的人。

  (《无极》四位男演员分别是谢霆锋、张东健、真田广之、刘烨,《神话》主角则是成龙、金喜善。)

01:

  胡戈,1974年生人,1997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主要工作为电台DJ,爱好改编影视作品,2005年胡戈在看到《无极》之后,思维如开了闸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

  据其本人回忆:电影刚一上映,冲着两岸数位明星这个极大噱头的他就去看了电影,看完电影以后就萌生了改编《无极》的念头。

  于是在日夜不间断的奋战之后,2005年12月28号视频正式完成,在各大论坛开始小范围试播,2016年年初取自《无极》画面、剧情,央视法制频道的《中国法制报道》的片头和录音共同合成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开始在全国论坛、博客迅速火爆了起来。

  那些年里电脑还没有如今这么普及,网吧的网费还在1-2块一小时,最流行的游戏还是“跑跑卡丁车”……

  但就是在这样一个上网极其艰难的时代,《一个馒头的故事》用其诙谐、有趣的台词内容、庄严、肃穆的旁白方式,席卷了全国观众(特指能上网的那一拨人)。

  很多人看完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继而才有了对《无极》探索的兴趣,本已接近下映尾声的《无极》因为这部20分钟的短片,反而泛起了第二次生命。

  但陈凯歌并为因此而感谢胡戈,2006年2月中旬,陈凯歌决定起诉胡戈,2006年2月中下旬央视法制频道决定不起诉胡戈。

  几厢对比之下,胡戈处在了风口浪尖,陈凯歌同样处在了风口浪尖,曾志伟、张艺谋、陆川等人都借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语言各有不同,但观点出奇一致:“陈大导演,实在太小家子气了点!”

  最终此事不了了之,胡戈则在恶搞的道路上并未停止,但论及生涯巅峰之作,却非《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不可。

02:

  胡戈短片的名称,虽然有些低俗,但却极其精准的命中了整部《无极》的核心剧情。

  更有人戏言:《无极》不过是高大上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除此以外二者的剧情、角色性格基本一致,讲述的都是一个狗血的“四角恋又或五角恋的爱情故事”。

  正因为这样的论调在当年达到了空前的一致,《无极》在那些年里遭遇到了极大的批评,陈凯歌也遭遇到了口碑上的巨大抨击,说他浮夸、做作,明明就是狗血爱情,还要套上奇幻的画面、无极的哲学的类似声音一波高过一波。

  但一年、两年之后却有人掀起了不同论调,他们说《无极》是一部被严重低估的好片,但这种好可能需要五年、十年才会被人们认识到,因为彼时的国人还欣赏不了这种奇幻风格和深奥哲学。

  2017年陈凯歌执导的《妖猫传》上映以后,与《无极》相似的论调又出现了,有人说《妖猫传》是一部被严重被低估的好片,但这种好可能需要五年、十年…………

  相较于《无极》,《妖猫传》的故事层面要丰富的多,层次性也要更加鲜明,《妖猫传》如果说10年以后可以逆袭,因为有故事的支撑,尚有一定道理!

  但《无极》能靠什么?画面?镜头?剧情?精神?还是敢为天下先的尝试魄力?

  可能只有最后那个“魄力”,值得说道说道。

  03:

  陈凯歌与张艺谋这二位导演,都曾经有过难得佳作,却又都在进入新世纪以后执着于某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执念中。

  张艺谋偏爱山水画,陈凯歌偏爱油画,一个素到了极致,一个艳丽到了极致,当然有时候这二位也会偶尔踩过线,但相似的是这二位都在功成名就之后不断地挑战和尝试新的领域。

  从这一点来说,陈凯歌作为中国奇幻电影的先行者,是值得鼓励的。

  同时《无极》中也有很多有趣的设定,比如奔跑的雪国人 ,电影中出现的不下五次的奔跑起来的镜头,煞是好看!

  同时剧中人物名字的设定也很有趣,“昆仑”一开始是跪着的、“光明”一开始是阴险的、“倾城”一开始是得不到人爱的,“无欢”一开始是很欢乐的,“鬼狼”一开始是雪白、阳光的……

  这些充满意境的名字配合这些有趣的人物特点,然后塞在一个奇幻的瓶子里,完全可以讲出一个好的故事。

  但陈导明显有些顾此失彼,两个小时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并不算短,它完全可以把故事讲得更加有趣、跌宕和丰满。

  然而终究《无极》把“无招胜有招”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最终导致这部电影成为了一小拨观众的心头所好。

04: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一句说烂了的真理。

  所以当我们说任何一部作品不好的时候,一定要明白,一定有人喜欢着你所不喜欢的东西,这是科学存在,也是无处不在的真理。

  《无极》也是,一定有人爱它,奉为经典,但这与《无极》是一部“相对烂的电影”并不矛盾,这就是少数服从多数的道理。

  故而对于我们这些相对无聊,又喜欢用文字打发时间的影评人来说,并没有绝对的烂片和好片,因为每一个烂片和好片的背后都有着持有不一样答案的个例存在。

  所以我们能够依据的只能是“主观感受”以及“公众评分”,少数服从多数的最简单方法,如果你喜欢《无极》也不用因为别人的不喜欢而改变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