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 远 别 对 生 活 冷 感 |
贾玲成了中国影史票房最高的女导演,特别值得高兴。谁说受欢迎的女演员,非得要瓜子脸欧式眼啦,像贾玲这样可爱的女同志,不照样能火?或许能消减市场一惯对女演员的预设。
可我还是得说,我没法喜欢《你好,李焕英》。
看贾玲的表演,不知为啥,我老觉得有些压抑,这种古怪的压抑藏在大笑之后。后来我看汉纳·盖茨比的告别秀,突然明白为何我讨厌相声和古早脱口秀了。
喜剧人要好笑,常常要不断地自我矮化,汉纳·盖茨比得把她的痛处、她身为蕾丝边这个身份作为喜剧的道具——但每一回自我矮化的时候,她都在侵蚀她自身,拿手术刀往自己的肉里头切。
一个人用了好多年来巩固自我身份认知的砖瓦时,后来却得不断地否认和拆除自我。
▲汉纳·盖茨比告别秀:娜娜 Hannah Gadsby: Nanette
喜剧舞台上太多的自我冒犯,是陈旧的,并无关任何身份的反思,只是一味地强化刻板印象。
贾玲的喜剧里边,常常会拿自己的“大吨位”体重、不受婚恋市场欢迎来作为大家的笑料。她似乎永远没有脾气,媒体都赞她情商高。
可这就是我最讨厌相声和喜剧舞台的一点:自我矮化和矮化别人就是舞台所需要的品质。
我觉得她有两个特别可爱的酒窝;我觉得她的幽默不必用自嘲来点缀——但身为一个并不“完美”的女演员来说,自嘲也成了她自我保护的惯性。
毕竟“师承制”的相声和喜剧舞台永远有自以为好笑实则冒犯的judgments,先自嘲,或许能塞住别人的臭嘴。
将自己的身位放得最低,效果最好。
郭德纲在台上说姑娘不适合演喜剧,而贾玲不是姑娘,台下的观众像被拧了发条似的痴痴地笑。大师觉得幽默的姑娘是没有性魅力的,而演喜剧的姑娘应当扮老扮丑。
如果说脱口秀的艺术是冒犯别人,贾玲的喜剧也在不断地冒犯自己。
▲郭德纲就曾开玩笑说贾玲是女孩吗?
《你好,李焕英》不算是个复杂的故事,几句便可将剧情勾勒出来。
贾晓玲的母亲突然去世了,晓玲穿越到母亲的少女时期,和她成了好朋友。她以为她母亲生来就是中年女人,可她因此见到少女时期的妈妈,有着白玉似的脸庞和光明的未来。
电影里边贾玲又在重复地冒犯自己:她一事无成,长得胖顿顿,不够美,模样像极了她爸,做什么事都很容易搞砸。
不管这属不属于剧情需要,贾玲又一回用自我贬低的手段来表达喜剧。
她对母亲的一生感到亏欠,她要让母亲获得快乐。
贾玲的故事看,特别让人共情和感动,这是女儿对母亲的亏欠和偿还。她想母亲拥有更快乐的人生,这是我们所有人的软肋。
可是对“母亲的人生怎么样才算快乐”这提问,这剧本的回答,实在是太过贫瘠了。
当我们谈论母亲,我更好奇的是。母亲还没套上母亲的光环时,是个怎么样的人呢。她有什么样的生活,有自己想做的事?
可回看这“母亲的人生”,她依旧被“母亲”这名字套牢了:她的内核依旧是奉献感很重的母亲。
除了母亲的恋爱生活,对女人真实的人生只剩下苍白的描摹,只能从只言片语里边看见她的工作状态和人生观。
甚至不知道她是不是一个勤奋上进的女工,她的业绩做得怎么样,她好像打排球不错,但也并不那么着迷。
女儿想让母亲获得更多的快乐,想到的办法是让母亲去改嫁厂长的儿子。
一个女儿,想要改变妈妈的命运,她最大的想象力,竟然是给她找个更有钱途的老公。
就像那么多的人,用儿女的成就与丈夫的财富来打量中年妇女的价值。一种陈旧的惯性。
观众为妈妈哭掉几轮的眼泪,又觉得妈妈就该奉献和牺牲。女人多么伟大啊,可我一向是反对这种伟大的。
对于母亲来说,适当自私是最该学习的技能。可如果李焕英是个自私的人,故事就不感人了,也不成立了。
我甚至希望母亲变得更叛逆一点。
我讨厌荧幕里边对女性的想象,总是将恋爱与婚姻关系摆得太高,凌驾于个人选择或者密友关系之上。我甚至也不知道是大众文化塑造了我们婚恋文化,构建了我们。还是如一些人所说,女人的脑袋构成,就是婚恋的比重更多一些。
我只是觉得母亲真正的快乐,绝对还有更多选项吧。
要说一点好的话,《李焕英》还是有亮眼处的,我一直觉得我们的文学作品或者大众文化里边,女性关系都是被大大低估了的。明明在现实生活里边,女性关系是那么的紧要,女人之间的人生都是经常相互影响着的。
最近很多外国作品讲述的是女性密友之间的关系,可无论是电影和综艺,我们这都太过女人之间的战争。
▲《她们创业的那些事儿》,难得呈现出没有针锋相对的女性关系
对男性电影的想象和女性电影的想象根本是南辕北辙的:男生“该”看的电影都是机关枪突突突荷尔蒙满天飞,而所谓女性题材的电影,都是一批又一批类型化的婚恋故事。
而这两者中间的地带,明明太多地方可探索。
《李焕英》也是种探索,已经迈出了一步,起码人们对身为中年妇女的母亲也开始感兴趣了。
可骨子里边,对中年妇女的想象,还是太狭窄了吧。在我们这,女性的角色似乎还是没办法超越孩子、恋爱、婚姻,谈人生除此以外的很多方面,这是我们这女性电影贫瘠之处。
明明每一个女性,哪怕是家庭妇女,她都应当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时刻。
一个自我的时刻。几个钟头的分神。完全忘掉“妈妈”和“妻子”头衔的时刻。
内容编辑:F,还在期待更多女性电影
原文首发于《新周刊》旗下公众号“F小姐MissF”
[Miss F ]
和你一起收集生活灵感
业余观察繁华世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