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突然上线了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大腕》

时间:2020-05-09       来源: 娱乐之窗

  文/马庆云

  5月8日,爱奇艺突然上线了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大腕》。这个全新的版本当中,除了画面质感做了更好的修复之外,在电影时长上,也比一般的版本多了4分钟。《大腕》在2001年上映的时候,普通版本都是103分钟,而蓝光版本则是107分钟。后者,被认为是《大腕》未删减版本。

  《大腕》是石康编剧冯小刚导演葛优主演的喜剧作品。石康老师稍后的作品不多,观众能看到的,也只有《奋斗》一部了。这部近二十年前的作品(剧本创作至今已经二十年),在影迷记忆当中,可能只留下一些经典台词片段。而李诚儒老师那句只买贵的,房子必须四千美金一平等等,如今来看,其实也不过郊区房价了。当年夸的海口,现在都成了想象力太弱。

  这部《大腕》在叙事流畅度上,算是当年小刚电影的巅峰之作。而在剧情立意上,《大腕》更应该被认为是冯小刚喜剧电影的真正巅峰。这部电影表面来看,是一部冯小刚导演对于自己贺岁片的一种商业自嘲,实际上,则是对整个广告生态的反讽。当时,新千年伊始,广告商业蓬勃发展,更是开始对电影艺术抢夺话语权。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腕》才分外具备现实意义。

  我们二十年后再去看《大腕》,里边的很多内容,都会看出悲剧的味道来了。当初,石康和小刚导演拿来调侃的广告商业模式,到了当下,已经对于艺术产生了基于主导的地位,甚至于我们的影视从业者们已经不再认为这是广告商业对于我们的“强奸”,而是对我们的有效帮扶了。

  二十年前,《大腕》当中的尤优和王小柱,把国际知名导演泰勒的葬礼进行广告售卖,看似嘲讽了很多事情,实际上,影片当中出现了每一个人,都是时代的可怜人。英达饰演的王小柱,是广告商业模式下的最大可怜人,他用我们的俗话讲,就是钻在钱眼里边的人。这样的角色,二十年后,实在是成为了影视行业的顶梁柱们,大多成长为了制片人。

  而葛优老师饰演的尤优呢?我认为,他更像是冯小刚导演的自况。当年的小刚导演,已经连续拍摄了几部贺岁片,商业味道非常浓厚,获得了很大的市场回报,但与之同时到来的,还有对小刚导演商业味道过浓、丢失艺术本性的批评。在《大腕》当中,我们看到了冯小刚导演自己。其实,也就看到了二十年来,电影艺术工作者面对广告商业形态时候的状态。

  一方面,小刚导演为代表的电影从业者,需要向商业低头,并且不得不承认他们才是“葬礼”的主导者,具备真正的话语权。一方面,尤优乃至于小刚导演,又保持有剧情创作的话语权,写什么样的广告词,让什么样的广告上,还是有相对权力的。您有满足商业需求的权力,没有拒绝广告的能力。一方面,无论是尤优,还是冯小刚导演,乃至于更多的商业片电影人,都是有着另一种活着的精气神的。

  《大腕》男主角的精气神是什么呢?尤优在剧情当中的几句台词说得明白——不能让大家白忙活,首先,要保障葬礼不赔钱,接下来,赚的钱,留给王小柱一份,留给露茜一份,自己那份,就捐出去,“让骂我唯利是图的那傻叉意外去吧”。这其实就是精气神,一面在商业广告当中赚足了钱,一面又对这种氛围嗤之以鼻,包括对嗤之以鼻者的嗤之以鼻。

  乃至于这场葬礼的真正主角,泰勒导演,不是悲剧人物吗?他要在北京皇城里边拍摄末代皇帝,而自己却对作品产生了质疑,想放弃拍摄的时候,其背后的商业力量带来的,不是对艺术的尊重,而是让他必须导演署名,但让青年导演拍摄。泰勒本身,看似尊重艺术,实际上他已经把自己的名字活成了广告招牌罢了。

  最终的泰勒,起死回生,他邀请尤优做男主角,拍摄了一部喜剧片,更是把精神病人的状态都呈现到了这部喜剧狂欢的作品当中。《大腕》当中的泰勒,未尝不是片场监视器屏幕前的冯小刚。一切的喜剧,都是悲剧。后来,和冯小刚导演合作密切的刘震云老先生,还有一句至理名言:一切的悲剧当中,最终其实又都是喜剧。这么来看,冯小刚导演和刘震云先生最终走到一起,也是艺术追求的必然。

  二十年后再看这部《大腕》,在商业广告的洪流当中,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如果说当年的《大腕》,还有对商业广告的一丝嘲讽的话,那二十年后的我们,已经非常习惯于称赞商业广告为金主爸爸了。但称赞的背后,我们都清楚,我们用艺术或者娱乐的方式为金主爸爸制造的,不过是一场喜丧的葬礼罢了。

  商业与艺术,是一个说不完的悖论故事。后来,把自己活成了广告招牌的冯小刚导演,不再拍摄商业贺岁片。转而,冯小刚导演也进入到了自己的英雄暮年。这其实又回到了《大腕》的开端,泰勒正在拍摄末代皇帝,看似艺术,但他开始迟疑了,这样的艺术,真的有必要继续吗?皇帝的末代,和电影艺术的末代,再次形成互文关系。泰勒和冯小刚也互文。二十年后的影视从业者们,是不是正在互文王小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