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生觉得陈屿一点问题都没有啊,陈屿对老婆很好啊!这就是男性和女性的性别鸿沟。我希望男性看到男性角色的时候,不会觉得我在踩踏他们。”
腾讯新闻《一线》 作者:秦筱
天天上热搜、日日有话题,《三十而已》无疑是今年夏天最火的电视剧之一。三位30岁左右的女主角,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但都夹在婚姻、家庭、感情与事业、自我实现的夹缝中,进退维谷。
每日经手皆是奢侈品的柜姐王漫妮,下班回家却只能吃盒饭;
看似令人羡慕的富足全职太太顾佳,却为了丈夫的订单遭遇客户的咸猪手、为了孩子的教育去讨好邻居;
新婚刚两年的本地姑娘钟晓芹,则要面临与丈夫日渐疏离的婚姻关系问题……
三款女主角,总有一款能戳中都市女性的痛点。
如果你知道《三十而已》的编剧张英姬也恰是30+都市女性中的一员,也就能理解为何这部剧能引起如此广泛的共鸣了。
编剧张英姬也是一位30+女性
她告诉《一线》,自己是三年前生下女儿后产生了创作一个关于三个女人的故事的想法;处于“未婚-已婚-已育”三个阶段的三位女主角,“或多或少是我掰开曾经和现在的自己放进去的”。
除此之外,她还对“柜姐”群体和身边的朋友做了大量的采访,以确保写下来的每一个情节都是落地的、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有“生活的毛边”,而这正是真实感和共鸣的来源。
尽管是女性题材的作品,但张英姬很警惕,不抬高女性让她们成为“完美女主”,也不踩踏男性使他们成为“工具人”。
另一方面,导演张晓波的男性视角也让剧本更加平衡。这已经是两人合作的第四部戏,前三部《食来孕转》《好先生》《我爱男保姆》都是从男性视角切入,探讨了男性与女性在传统社会、职场、家庭中的角色的“反转”。
张英姬强调,自己不想写爽剧,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有自己的缺角,而这些角色在故事中互相磨合、慢慢成长、填补各自缺角的过程,才是最动人、最有魅力的。
共鸣来自生活:采访了很多柜姐,对“太太圈”是批判态度
一线:《三十而已》频繁上热搜有出乎您的意料吗?
张英姫:说实话,还是有的。因为我写戏是随着人物和故事写,不会说埋些什么点来触动大家。很多热搜我自己看到都笑了,比如说“许幻山的山山来吃”“陈屿靠许幻山洗白”什么的,就觉得大家的脑洞也太大了。
包括王漫妮打点滴的那场戏,我其实就是想表现她在店里卖那些很贵的东西,看起来很风光,但回到家里就是一个小小的沪漂的这种真实处境,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共鸣。
一线:能引起共鸣是因为贴近生活,您在创作的时候是从自己的生活中取材的吗?
张英姫:是的。最初想写这样一个故事,就是因为我自己2017年生完小孩,完成了“未婚-已婚-已育”这三个阶段,也就是《三十而已》里三个女主所处的人生阶段,所以特别有感触。她们三个的状态,或多或少是我掰开曾经和现在的自己放进去的。
一线:那她们的职业、生活状态是怎么设定的?
张英姫:一个一个讲吧。王漫妮这条线,我是想把一个大龄未婚的沪漂女孩的矛盾和压力写得极致一点,所以让她卖奢侈品,她经手的东西是那么的昂贵,但是这些东西就像她自己说的,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她回家之后还是要吃盒饭,这种冲击感很容易让大家感受到共鸣。
一线:您有去采访一些柜姐吗?
张英姬:有啊,剧里很多细节都是采访时得来的,包括柠萌影业也提供了很多采访资料。比如她们说上班的时候不敢喝水,甚至憋到肾出了问题,因为万一你去厕所的时间就来了大客户呢?包括王漫妮教顾佳说你加点钱买一个限量版,都是采访得来的一些颗粒感很强的小细节,就会让这个职业真的落地,大家看了觉得是可信的。
钟晓芹这条线也是跟身边的朋友聊出来的。大家都是结婚三五年的状态,我问她们,你们回家跟老公有话说吗?大部分人都说没有。回家你追追剧他玩玩游戏,也没有什么矛盾,就是没啥话说。这个让我很惊讶,所以我就想写一对相亲结婚、没有牢固感情基础的小夫妻是怎么把婚姻过凉了的。
一线:顾佳这条线是最早引起讨论的,包括买包的情节,跟美国那本书《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有相似的地方,有从中吸取灵感吗?
张英姫:这件事特别巧,我是2018年初交的第一版大纲,里面就有买包的情节。结果到2018年底,那本书火了,我看到也觉得很神奇,因为当初设计买包的桥段主要是为了让顾佳和王漫妮产生交集,没想到自己的想象力这么贴近现实(笑)。
但是所谓“太太圈”的攀比并不是顾佳这个人物的底色,包括导演在对“太太圈”的呈现上采用了批判手法,我觉得我们的态度和价值观是很明显的。
我们想写的是一个新时代的全职太太,突破大家对全职太太只会洗衣做饭的偏见。她为了丈夫的事业、孩子的教育去斗智斗勇,是为这个家庭托底的角色,无论是想进“太太圈”也好,想拿下大单子也好,都是从这个身份出发的。在这个过程中她有过迷失,但是在后面的剧情中大家会看到她的成长。
一线:给许幻山买橘子的李可、邻居王太太也都是“都市女性”中的一员,您想过她们背后的故事吗?
张英姫:会啊,我写戏的习惯就是,哪怕这个人物只出场两三次甚至一次,我也希望把它写丰满。最好是能写出性格,如果篇幅不够展开,也起码要写出真实感。比如说那个买珠宝的陈女士,还有中介小哥、搬家师傅。我自己搬家的时候,就把搬家师傅用的话术默默记在心里,等写到这个人物的时候就用上了,就是所谓“生活的毛边”,我觉得大家的真实感和共鸣感更多来源于这儿。
不想写爽剧:男性女性都写得真实,他们之间的冲突才真实
一线:这三个女生处于三个不同的阶段,但都在面临事业和婚姻感情进退两难的困境,您是否认为当代女性普遍比男性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不公平?
张英姫:我觉得当代女性真的是很辛苦,举个例子,今天采访我的所有记者都是女生,女生在职场里越来越绽放光彩,但同时传统观念要求她们在家庭里承担的工作一点都没有少,她们怎么可能不辛苦、不焦虑?但我也很认可和欣赏这个时代的女性的努力和拼搏,这些在剧里都有表达了。
一线:随着剧情进展,观众看法也会摇摆,比如批评顾佳功利、王漫妮虚荣等等,您会在意吗?
张英姫:不会,从一开始我就没有想写三个完美女性,她们身上都是有缺角的。如果上来就没有缺角,人挡杀人、佛挡杀佛,那就是爽剧了,我不想把它写成爽剧。你为什么要写一个新女性的故事?就是因为她们是真实的,在故事里头她们慢慢地把自己的缺角填补上,虽然很辛苦,这个过程是很动人、很有魅力的。
一线:在女性成长的作品里,男性比较容易沦为“工具人”,为了帮女主立人设而存在,反之亦然,您会警惕这一点吗?
张英姬:当然,当然。我觉得,不管是女性角色还是男性角色都要写真实、写丰满,他们之间的冲突才会真实。
像陈屿和许幻山,我都是奔着人物身上的复杂性去写的。陈屿并不是一个“恶人”,只是不懂风情,最近观众也get到了他身上可爱的地方。许幻山就是一个艺术家,比较孩子气,虽然他的年龄比顾佳大,但是心理上顾佳比他成熟很多,在这个婚姻里,顾佳一直是在背着他成长;但是他也有他坚持的东西,他希望是通过自己的作品而不是走捷径去取得成功,这也是后来顾佳成长的地方。
一线:他们最后会有一个温暖的结局吗?
张英姫:会暖起来的。最终是按照三条线,三个姑娘也好,男性角色也好,都有成长,完成了成长就会落回到暖的地方。
女编剧男导演的激烈碰撞:互发十几条语音据理力争
一线:这是您第四次跟张晓波导演合作,他年龄大一些,又是男性,在这种性别议题的作品创作上会有碰撞吗?
张英姫:激烈的碰撞,没少吵,也没少互相认同,在微信里互相发十几条语音据理力争的过程都有。但是我们两个这么多年合作了这么多戏,还是有一定默契的,从最终的呈现来看,不管是创作上,还是增加男性视角上,导演是非常给剧本加分的。
一线:具体在哪些情节上有过争论,可以举一些例子吗?
张英姫:每条线上都有导演、制片人和我一起讨论,包括接下来顾佳创业和许幻山出轨的两条线怎么平衡,他说服了我去调整。但是我不能剧透太多,大家往下看吧,会觉得现在这样设置是很合理的。
一线:你们之前合作的作品都讨论了“女主外,男主内”的颠覆传统的婚姻模式,为什么会做这种大胆的创作的尝试?
张英姫:因为我身边这种现象越来越多了,女生可能在职场上全面赶超她的老公或者男朋友,这是我观察到的一个时代的新图景,我愿意提取这个东西。
一线:这两年涌现了很多女性主题的影视作品,您对同题材的作品是怎么看的?
张英姫:我其实有点回避看同题材的作品,担心创作上会受影响。但我知道这些戏,而且我也很高兴有这么多女性题材的戏在上,这说明创作者们关注的东西是一样的,大家都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
不想踩踏男性:男性和女性有性别鸿沟
一线:《三十而已》引起了这么广泛的讨论,您的先生对此是什么态度?
张英姫:他很开心啊,因为他目睹了我的整个创作过程,他觉得今天大家认可你写的这个东西,就证明你当时受的那些苦都是值得的。
一线:他会不会自我代入地说,是不是那个钟晓芹就是你,陈屿就是我?
张英姫:没有。但是当我说“他们吵架的时候每一句话我都是写给你听的,你好好听一听”的时候,他说我觉得陈屿一点问题都没有啊,他对老婆很好啊!这就是男性和女性的性别的鸿沟。
包括钟晓芹和陈屿吃早餐那场戏,我老公就觉得你看他就是在讲道理啊,你不是在意这个事情吗,我就是要告诉你是怎么回事。我说我们女生在那个时候不要听道理,一听道理就更气。
一线:那说明您写的男性还是挺受到男性认可的。
张英姫:对。所以我一直都说,这个戏真的是很尽力平衡男女视角,我希望男性看到男性角色的时候,不会觉得我在踩踏他们。